课例研讨促发展 经验交流共成长
——记石门乡担里小学语文研训活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扎实做好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2020年10月29日由石门中心校组织担里小学全体教师和其他兄弟学校教师在担里小学开展了集体教研活动。
此次研训以“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教材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为主题,认真研讨课改之后语文教材的变化,把语文要素与课程标准相结合。共同探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活动由石门乡担里小学任燚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精卫填海》,以动画片《精卫填海》导入新课程,课件图文并茂,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以新课改为依托,整堂课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利用导学案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上学生积极表现,小组讨论声音洪亮,展示时积极踊跃,分工明确。营造了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听课教师们认真听课、记录。
任燚教师在课例展示之后的经验交流活动中,认真的研读教材搜集资料,对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进行细致的解读。
在经验交流和课例研讨过程中,各位教师认真聆听,互相探讨,把自己听课的看法、见解和收获都说出来。大家共同进步,构建更高效的语文课堂。整理了部分部编语文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建议。
一、增大阅读量
1. 课内拓展阅读;注意课本中的文学性关联与知识性关联。
2. 课外拓展阅读;整本书阅读,可以开展一个学期的阅读活动。
二、养成阅读时主动思考的习惯
1. 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
2. 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
4. 养成阅读时“批注”的小习惯
三、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增大古诗文阅读量,关注传统文化
最后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在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同时,要充分的相信他们,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们地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学生地关系,从实际出发,学生人数的多少,要有适当的相处方法。在教学设计方面,要结合语文要素,在单元主题的基础上设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目标。
大地是植物的土壤,学校是教师的土壤,课堂是教师的土壤,在担里小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们不遗余力地播撒植物的种子,诚然,在收获的时候,不一定颗颗果实都是饱满的,但是,只要我们辛勤劳作了,即便有几颗不成熟的果实,你也丰收了。在日后的教学中,加以实践,加以反思,加以创新,不断进步。
石门乡担里小学 任燚、康美涛 供稿 |